乐活成语-的校本实践研究中期评估报告
“乐活成语+”的校本实践研究
中期评估报告
昆山市玉山镇新城域小学课题组
《中华成语文化与中小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实践研究》是江苏省教研室重点课题,作为研究会会员单位,我校认真听取专家组意见,在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。对照课题实施方案和计划,结合我们开展的工作,现将课题中期评估报告作如下汇报:
一、主要工作
1.成语+课程的实施研究
学校形成了“成语+课程”的初步研究,建立了“成语+课程”的评价体系。“成语+习作”、“成语+日常生活”、“成语+养成教育”……我校积极开展基础性成语积累活动的研究,每学期进行展示型成语体验活动的研究。
(1)构建成语文化园:开辟了成语文化园,布置了两项内容,一是适合小学生阅读掌握的成语文化基础知识;二是学生校级成语获奖作品。
(2)构建成语文化廊:教学楼走廊分类布置成语,形成了一条条缤纷的“成语走廊”。还穿插布置了成语故事、成语游戏、趣味成语等内容。
(3)举办成语文化节:每学年第二学期举办成语节已成为我校的工作惯例,每年6月我校成语节,今年也进入准备阶段。
2.成语+校园活动建设
开发系列成语文化活动,推动成语活动课程化、生活化、游戏化、主题化、序列化。
(1)建设常规化的成语实践活动。一是“每日一成语”。全体语文老师负责,每天利用课前两分钟,开展一个成语小活动。二是“每天一积累”。学校特别设计制作了“成语积累卡”,用于让学生每天记录学到的成语。三是“每课一聚焦”。每学习一篇课文,都有一个规定动作:把课文中的成语讲精讲透,入脑入心。
(2)开发展示性的成语系列活动。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级成语情景剧、成语绘画、成语书法、讲成语故事等比赛。
3.成语+教师团队建设
以成语活动为切入点,结合教师基本功训练,在各种活动中提高教师的成语文化素养,探索“成语教学”教学范式的研究。
(1)评比展示,以训练促提高。每周进行一次钢笔字或粉笔字的练习及展示活动,内容为书写成语。
(2)课题研究,以科研促提高。通过《乐活成语+的校本实践研究》,引领教师学会研究,加快专业成长。
(3)教学研究,以课堂促提高。积极推进成语进课堂,开展成语教学研究,研究“中华成语”教学内容、教学方法、教学范式。
4.成语+德育建设
板报、晨会、班队课、校园电视台等,是重要的德育阵地。学校要求将成语和德育有机结合,引领学生健康成长。我校建立“乐活成语+德育建设”,明晰育人目标,完善育人架构,优化育人途径,凸显成语独特的育人功能。此举还有效推进家校合作走向深入。越来越多的家长参与到成语活动中来,和孩子同学习,共成长。
二、取得的阶段成果
1.学校方面
成语成为了我校的办学特色。校园的成语展示文化园、成语积累的学习馆等,每一寸都有成语的痕迹,每一个角落都有育人的功能。校园成为了一部博大的成语教科书,学校独特的个性得以凸显。
2. 教师方面
通过该课题的实践与探索,提升教师的课题意识,使教师能作为主体参与到课题实践与研究中来。目前我们的研究工作井然有序,已取得一些阶段性的成果。我们对成语课堂新的教学范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,还有多位老师针对课题形成了对教学有指导意义的教学研究论文。如周芸老师撰写的《浅谈小学语文成语故事教学策略》2018年发表于省刊《中学课程研究》。
3. 学生方面
自开展课题研究以来,校园里形成了学习成语的良好氛围。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和生活中运用成语,体验到成语的独特魅力。一~二年级学生通过教师讲解的成语故事,能独立创作出成语绘画、成语书法等作品;三~六年级学生通过每学期的成语积累卡,截止到现在已进行了400多个成语的积累。
三、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
1.目前,以系列“成语+”项目为研究架构处于初级阶段,课程的开发还需要深入。
2.课题研究虽取得一定成果,但也只是对“成语教学”教学范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,教学效度、教师研究能力仍需提升。
3.对“成语+德育”建设进行了初步的尝试,还未形成具体的体系来支撑课程研究。
四、下阶段研究计划及确保最终成果的主要措施
1.积极进行“成语+课程”课程实施的研究,建立完善的“成语+课程”课程评价体系,并进行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。
2.提高教师课程能力的研究水平,定期邀请专家组对课程建设作科学指导和论证。
3.建立完整的“成语+德育”课程体系,以“点的突破”带动“面的开花”。